四叶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金长银他们把土地变成脱贫致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经验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9日电(王鹤刘赫垚)在黑龙江省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村委会会议室内,66岁老汉焦国胜笑着对记者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么大岁数还能赚钱,住上三间大瓦房。

焦国胜是新建村脱贫户,一个种了40多年旱田地的“老把式”。他说:“家里就自己一个人,一条腿行动不方便,过去只能勉强糊口。”

年,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帮扶新建村建立黑木耳园区产业扶贫项目。使用5万元免息贷款入股新建木耳专业种植合作社后,焦国胜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现在每年能分红元。

黑龙江省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黑木耳种植大棚内,工人在采摘黑木耳。新华社发

年,通过香兰镇危房改造工程,焦国胜住进宽敞明亮的三间大瓦房。

目前,黑木耳园区年均总产值达万元,纯收益近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同时带动不少村民增收。此外,新建村还注册了商标,通过网络销售,产品卖到全国多个省份。

在地处小兴安岭南麓的黑龙江省通河县,大榛子产业成为当地越来越多群众的“脱贫果”。

“去年果树零零星星挂果,我们还卖了8万元左右。今年挂果率比去年高了四成。”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党支部书记王俊福介绍。

“我们组织了17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大果榛子扶贫基地务工,带动贫困户就业。通过在扶贫基地每年4个月的劳动,贫困户人均增收元以上。”富林镇党委书记战晓宇说。

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大果榛子扶贫基地,长兴村党支部书记王俊福在查看榛子的生长情况。新华社发王鹤摄

剪枝、除草、施肥……61岁的朱长海正在大果榛子扶贫基地忙活着。“我和其他几个村民每天在基地干5个小时左右的活。上了年纪体力跟不上,但照顾树木不费力。”朱长海说,自己在扶贫基地主要负责施肥、除草等工作,村里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也能轻松胜任。

目前,通河县利用扶贫产业资金种植大果榛子亩,带动全县54个村户贫困户脱贫。

秋日午后,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农户正在为四叶参削皮。“小小的四叶参,承载着贫困残疾户的脱贫希望。”云峰四叶参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伟说。

年出生的侯伟因儿时一场意外,失去三根手指。虽有过迷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多年前,一次偶然机会,侯伟接触到四叶参种植产业,并试种成功。

云峰四叶参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伟(左)和村民李世伟在为四叶参削皮。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摄

后来,侯伟创立合作社,并将其定位为“走特色路,扶残助残”,当年就有40多人成为社员参与种植。“只要想种,有地就可以。收购环节等全由合作社负责,解除种植户后顾之忧。”侯伟说。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侯伟成立公司,对四叶参进行深加工。

今年,合作社种植余亩四叶参,带动户种植户,其中残疾户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户35户,平均每户增收1万元左右。

近年来,黑龙江省多地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黑土地上的“百宝箱”正孕育着脱贫致富的无限生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