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情境的,必须通过使用才能真正获得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与工具具有相同的特点-两者都必须通过使用才能被人理解掌握。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我们周边的媒体氛围、教材与文化背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知识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无法从环境中单独剥离出来。
当人们进行学习的时候,是与整个环境互动,简单地从书本中获取概念和公理往往达不到预定的学习的效果。如果把知与行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认为学习及使用知识独立于情境之外,那么就会产生惰性知识,而非有用的健全的知识,比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算法、规则和脱离情境的定义,却常常无法加以运用,只能听凭它们处于消极状态。
研究表明:在日常交际语境中,人通常能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地学习语言,通过听、说、读等方式,17岁左右的年轻人平均一年可以学到个单词(平均一天约13个单词),而且所学到的单词会马上应用到实际。
相反的,若脱离语言正常使用的环境,单纯从教室抽象的定义、灌输式的教学中获取语言知识,效果相当缓慢,学习者平均一年只能增~个单词,更糟糕的情况是,这些单词几乎难以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运用。由此,研究人员认为,有关语言教学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的活动和情境互动的产物,只有通过使用才能真正获得。因此,情境学习理论将知识视作工具,必须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活动与情境中解释,才能产生意义,才能被充分理解和掌握。
学习要具备真实的活动和与之适应的文化背景
知识除了有情境的特性之外,还具备通过真实的活动而逐渐发展的特性。学校环境中构造的简单模式与真实世界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才能被充分理解掌握。真实的活动可以简单定义为日常的文化实践,而非校园里形成的封闭文化,学习者虽然可以在人造的活动中如鱼得水,但却无法将之转化到校门外的真实的世界中。
简单的例子就是学生懂得热胀冷缩的道理,但遇到乒乓球被打扁了时却束手无策。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背景-也就是知识的习得具备适应社会上已存在的文化类型的特性。
乍看之下,学习与文化背景并无任何牵连,但事实上学习者在交流、阅读、写作,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他所处的各种社会群体并不断调整其行为和信念,其实质就是学习者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下进入社会群体中学习其文化,参与其文化的过程,将知识、活动与外在的环境产生连结。
但遗憾的是:传统的教学往往将抽象的概念视为绝对客观定义良好的真理,并不提供学生参与相关领域文化实践的机会,缺乏对文化洞察,学习者也就无法有效地进入知识的真实应用领域。
事实上,教学的过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生动而真实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从中受益,比如:利用超市购物时,学习四则运算;观察烧开水的过程中,了解热能到动能的转换。这些虽有背于传统教学,看起来不那么正式,但却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无法做到的。许多专门行业的知识、技能、行规术语,无法完全用文字或语言详细进行表述。
学习是一个参与的过程,从周边渐至核心
基于知识的获得要具备真实的活动和与之适应的文化背景来看,这一过程应该是学习者参与的过程,如同技艺学徒一般,长期居住在师傅家中,身处专业领域的文化环境下,通过观察、模仿、动手参与,遇到问题直接请教,建立坚实的知识。
在参与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应该是一个由周边参与渐进到核心的历程,这历程对于学习者进入某一文化而言尤为重要,起初学习者并非直接参与到特殊的活动,他们需要通过理解专家如何在对话及其他活动中的表现逐渐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模式也被称为合法的边缘参与(LPP,legitimatePeripheralparticipation)。
对于“合法”的理解应是,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应是这一过程的“合法”参与者,而不是作为被动的观察者身份出现,他们的活动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而“边缘的”参与是指这样的一个事实,当一个新手要变成专家时,他不可能完全的参与所有活动,而是从部分的参与逐渐到完全参与。
在这样的过程中,专家给予适时必要的引导,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者的知识技能逐渐增加直至完全熟悉。专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示范、教导,到逐渐减弱其(影响)。“参与”意味着学徒(或新手)应该在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通过与专家同样的互动,学习他们建构知识应该做的事情。
为此,合法的边缘参与应该是学习者获得文化的机制,它既包括了学徒与专家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了与其它所有作为实践文化组成部分的参与者、人工制品、符号、技能和观点的联系,情境学习中有关合法的边缘参与的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