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说:宜未雨而筹谋,勿临渴而掘井。
孩子6岁前我只做一件事,培养他的兴趣和天赋,12项关键能力。
曾仕强:
家庭教育其实只做这4件事,你只要把这4件事做好,你就没事了。
一、你心甘情愿,接纳孩子的平凡吗
教育内卷,严重内耗。
一位清华教授说: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看看底层劳动者,刚毕业大学生的现状就知道了,平凡背后的现实有多辛酸,多无力,多残酷。
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往往遭到现实无情地打脸。
身边一位家长无奈地说道:“老大从幼儿园到初三,兴趣班、补习班花了十来万,成绩还是没有起色,我现在都放弃了,不给他报补习班。老二一个兴趣班也不报,没用......”
他的孩子真的是平凡吗?
除生理性的因素外,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平凡,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让孩子处于散养的状态或是推给老人抚养,推给培训机构培养。
北大一位神童出身的教授(妻子北大毕业)说:我教孩子逆天改命,她却教我学会认命!
但这是真相吗?
事实上,教授的女儿六岁前跟着家里老人在农村散养长大的,6岁后才被接到北京上学。孩子的“智力”怎么和那些鸡娃的孩子比较?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学习成绩至少不会跟倒数第2名有很大的差距!
忙不是理由!
一个厌学的很聪明的孩子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那干脆不要生,多自由自在啊!
已故曾仕强先生说:
家庭教育其实只做这4件事,你只要把这4件事做好,你就没事了。哪4件事,很简单。第1件事,就是替他做什么;第2件事,教他做什么;第3件事,陪他做什么;第4件事,让他做什么。
有网友说:我看了这么多次,这次算是听懂了一些。
大多数网友的评论是:非常有都道理;博大精深。
这些评论应一句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普通家长缺什么?
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替,教,陪,让”,这四个字很简单,道理也懂,就是做起来很难,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好多家长还真做不到。
没错,家庭教育的前提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但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并不能完全解决家长的问题。
对于渴望成长的普通家长来说,真正缺的是什么?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你一定不陌生。
普通家长要的是具体如何操作的方法细节,就像教官训练新兵,他手里有一本详细的标准操作流程,他按照这个流程去训练士兵即可,剩下的就是根据不同士兵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训练策略。
家长也是如此,如果手里有一本手册,在自己孩子性格、兴趣的基础上,按照流程细节去教养孩子,相比要训练一批新兵的教官会容易得很多。
二、别让你的孩子盲目努力,家庭教育的成败在细节
作为一个男孩的父亲,6年来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无形中遵循了曾仕强先生家庭教育只做4件事的步骤,这得益于我之前带了9年团队的经历——创立团队初级,新进一名员工不会做的,我会替他做;但我不能总替他做吧,我得教他,帮他成长,否则我就会累死;他工作时,有时我会陪他一会,给他一些鼓励和指导;最后让员工独立完成工作。
我在培养孩子时,把这种培养员工的方式迁移到了自己孩子身上,收获巨大的成果。
凭什么你要去接纳孩子的平凡?
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一次,在孩子拥有最强的模仿力、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记忆力的年纪,家长不做准备,不及时插秧,最后收获的果实,倒霉是孩子。
不要等孩子出了问题,再去找答案。逆袭是小概率事件,家庭教育需要有战略的眼光。
冯唐说:培养孩子越早越好。
马斯克说:学习过程越游戏化越好。
写到这里做个总结:
家庭教育的核心本质:0—9岁,为孩子定心定性定江山
家庭教育的4个抓手:孩子的模仿力、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记忆力
家庭教育的4步流程:“替,教,陪,让”
家庭教育的操作原则:细节决定成败
家庭教育的方法导向:学习生活化、游戏化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语言开发
拒绝接纳孩子的平凡,从朗读开始,从细节开始。
孩子出生3个月后我开始给孩子进行表演朗读。
2岁时,孩子在外婆家呆了一周,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绘本,拉着我的手说,“念、念、念。”
3岁时,孩子已经能朗读自己念过的绘本。有几次,我太累了,想明天一早和他朗读,孩子告诉我,“爸爸,不念书,睡不着;爸爸,今天不念书,太可惜了。”
5岁时,一天孩子妈妈来事了心情不好,他说,“妈妈,你心情不好,我给你念书,你心情就好了。”这一年我根据孩子的兴趣开始读引导孩子读一些纯文字的书,如《三十六计》、《海底两万里》等。
5.5岁时,孩子开启了自我阅读的模式。
6岁3个月,孩子上了小学,由于他识字量大,口齿清晰,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突出,孩子不到半个月就成功吸引了老师的注意,让他在早读课时当领读。
这6年走下来,从替孩子念书,到教孩子念书,陪孩子念书,到最后让孩子自己念书,这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由一些微小看似不重要的细节,最终聚集在一起聚沙成塔。
比如,孩子3个月时以载歌载舞搞笑的语言输出方式,刺激孩子大脑前额叶,语言神经和听觉神经的发育。
比如,朗读时我念到跳行、错行、漏字时,一句,“对不起,我念错了,知错就改,重新来一遍。”孩子几次后也习得了知错就改的能力,后来他把这种能力运用到背诵、算数、练字等相关的学习上。
比如,朗读时每人念一段,给孩子输入“分工合作”的意识,后来引导孩子做家务时孩子很有参与感,责任感。
比如,朗读热传递的绘本,孩子泡脚时觉得水太热了,加入一些温水,让他感受水热传递的知识,泡完脚再摸摸自己的脚和水,对比水的温度,问他水的热量跑哪儿去了。更多的细节这里不一一例举。
这些微小看似不重要的细节,最终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果是什么?
培养了孩子的朗读兴趣
开发了孩子大脑的语感、听感
形成了孩子的感觉,感觉有了,逻辑思维就有了,理解力也就有了
专注力、知识迁移等能力都会纷至沓来
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哲学家培根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绝大多数考上清北的学霸,不只是理科强,他们同样需要文科出色才能进入顶尖的学府。遗憾的是,当下很多家长依然不重视阅读,即使重视了也不知道到底究竟如何才能激发出孩子的阅读兴趣、语言天赋,帮孩子开出思维之花。所以我们会看到:
当下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是家长盲目投入,孩子盲目努力,无效努力。家长累,孩子更累。
不少家长早早地给孩子报写作班,给孩子买学霸方法,买大量的辅助教材进行刷题,可有最终有多少孩子能成为赢家呢?
要知道,兴趣和天赋,才是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本。
不要等到孩子无力时用这句套路的话来安慰自己:我不求孩子大福大贵,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在孩子还小时,家长帮孩子一把,孩子以后的学习才能不盲目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或是破罐子破摔。
三、我的坚持迎来孩子爆发式的成长,全面开花
《中庸》说:唯天下之诚,可以化育万物。
我用一个套路开启孩子后天一系列知识、技能的学习天性和学习天赋。
别让你的孩子盲目努力,他的人生需要你的规划。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一次,孩子0-9岁时,家长要为孩子定心定性定江山。
下面这个3分钟的视频,建议0-9岁孩子的家长耐心看完。
03:11你不需要有很高的学历,
你也不需要语文很好,
你也不需要数学很好,
你也不需要会多少英语,
你更不需要会绘画,能写出漂亮的字.......
#早期教育#你培养孩子的学习天赋,做好这3件事就够了!
遵循家庭教育的4步流程“替,教,陪,让”
结合你孩子的兴趣去引导孩子,拆解得越细致孩子学得越好
每培养孩子的一种能力,每天花10-30分钟,坚持“90”天
你只需要遵循这个套路去做,即使你的孩子不是天才,你也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非常优秀、出众的孩子。
要知道,那些夺得冠军的运动员,他的教练不一定拿过冠军。
家才是最好的培训机构,父母才是孩子“全脑开发”最好的培训师。
1、专栏课程介绍
我和多数家长一样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只是在9年的管理团队,培养员工上积攒了一些经验,后来从事2年思维力研究员的工作,所以我在培养孩子时会比一般家长的教育方式要来得更简单、直接、高效,达成一个理想的结果。
现在我用了9个月的时间,把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12项关键能力总结成一份专栏《孩子天赋炼成记·12项智慧家长必修的教练课》。
每项能力一门课,字数平均在字以上;
用大量图文展示的方式,记录我如何开发孩子各项学习潜能的流程和细节;
教你如何一步步开发孩子的学习天性和学习天赋;
加上4门指导课,共计10万字。
专栏新上线,特惠价99元。12项孩子的关键能力,一门课不到9元。
购买专栏后,请在专栏给我留言,我开发的12项目能力的延展学习教材(图文结合)。
现在的你,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敏感期,一定要在9岁前赶紧行动,现在行动,一切都不晚。过了9岁,大多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不太愿意听父母的了。
2、课程目录
导课:孩童的1年等于10年,家长必读的36张图,因为懂得所以从容
1、阅读:3岁前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语言越多,大脑智力发育越快
2、玩耍:越束缚孩子越呆,教孩子玩,会玩的孩子大脑逻辑思维更强
3、绘画:孩子的心灵世界越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能力越出色
4、劳动:爱劳动的孩子更有出息,勤奋皮实,心智更强大
5、手工:智慧在指尖上绽放,孩子心灵手巧,创造力、逻辑力更强
6、运动:凡成大事者盛气凌人,身体才是孩子拥有学霸智慧的终极密码
7、音乐:孩子的心灵通透了,听觉系统越发达,大脑越灵敏聪明
8、识写:拆解思维教孩子轻松识字写字,练出好字,磨出心性
9、计算:越游戏化效果越好,在现实场景中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
10、英语:边玩边学启蒙孩子的兴趣,多看多听多说,在场景中频繁使用
11、内驱力:孩子学习没动力怎么办,10个方法让他乖乖爱上学习
12、立志:生命有意义有方向的孩子,越学习越喜欢爱上学习
解密高考:聪明孩子的大脑是如何高效学习的?
人生开局:家长怎样帮孩子在一二年级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情绪管理:家长的情绪是孩子学习的天敌,6个方法教你破解坏情绪
3、延展课程教材更精彩
4、延展课程教材展示
相信你看到的细节,拿到结果的家庭教育。
家长不盲目投入,孩子才能不盲目努力,无效努力。
希望我的这份专栏能帮助到你,为你答疑解惑,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不迷茫,不焦虑,不抓狂。
愿每个家长现在就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求知,做了你才能真正的知道,得到,领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不要等孩子无能为力了才去无奈地接纳孩子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