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蜗居”在酒店里,跟同房间的薛家岛“土著”同事聊天,他家在青岛*岛金沙滩烟台前,家里父辈是捕鱼为生,后来当地开发父母嫌弃出海捕鱼辛苦,找关系来到重工企业做了一名工人。他跟我聊起小时候父母捕鱼时的情景,他说:小时候,长的跟蛇一样的海肠根本没人吃,现在好嘛,一斤四五十块,春天八带鮹、皮皮虾,吃它还嫌弃扎嘴,小鱼小蟹几乎用来喂鸡,梭子蟹都不稀罕要,因为它难收拾还容易撕破网,大多直接撇海里。
时间变迁,虽然家乡建设日新月异高楼耸立,自已家的海草房也搬进了高龄了,远眺竹岔岛那片海域,在也找不到,儿时“大口剁肉”的感觉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种目前青岛人眼中的小海鲜,它比较“廉价”但又不失鲜美,
第一种:来青岛喝啤酒必备下酒菜——蛤蜊(嘎啦)。市场里四五块钱一斤,青岛本地蛤蜊个头较小,远没有大连、日照、烟台等地个头大,但味道鲜美要鲜美一些,购买它时,一定要摊主吐沙干净,要不买回家外壳洗的倍干净,但开锅后蛤蜊肉里,都是泥沙咯牙,十分的烦人。清蒸几分钟吃过,趁热吃最为鲜美,冷了就不好吃了,辣炒后吃不来鲜,但很开胃适合喝啤酒。
海虹被人又称为:海鸡蛋,因为煮熟后,里面肉质十分像鸡蛋。节前早市上卖价10元6斤,是不是便宜到家,这种海鲜在以前几乎没人吃它,清洗起来特别的麻烦,几乎每一个贝壳里面都连着一串“草筋”。吃海虹是要讲究季节,每年的清明节的3~5月份正是吃它好时候,肉质肥美关键价格便宜。
看图片中这海鲜名字特别个性:泥蚂。它的样子像小蜗牛,薄薄的外壳,眼睛特别大。据了解它长在胶州湾沿岸的泥滩中,个头只有指甲盖大小,颜色呈灰白色,外壳很薄,落潮后大多喜欢在平坦的水湾软泥中爬行,一般摊位上很少有卖的。新鲜泥蚂舌头伸在外面,煮熟了就缩回去,用水清洗前要多搓洗几遍,因为它生长着泥滩上,里面有很多泥沙粘液。
第四种:红头鱼,这鱼也很便宜,红头鱼颜色鲜艳,搁置时间不能太长,在青岛城阳、烟台等地沿海一带,当地渔民形象地称其为“红娘子”或“红绣鞋”。这鱼一般买回家做汤,因为它头大尾巴细,烧肉不划算,而熬鱼汤更加浓,还可以与豆腐块一起炖。以前,这鱼一般多为送到加工厂做鱼饲料,近几年来,随着其它海货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图它便宜,也开始购买红头鱼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