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冬奥,创意先行。
年我国将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借此书院启动首届冬奥会创意大赛,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参加。
冬奥创意大赛是冯如杯的预热,参加冬奥创意大赛可以激发大家的灵感,在资料搜集、论文书写等多方面为冯如杯打下基础。同时书院邀请到了陈志英与梁建宏两位老师担任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从参赛同学的作品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至此,冬奥会创意大赛顺利落下帷幕。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本次比赛的获奖者和他们的作品。
参赛人:何硕
获奖作品:冰陆两用电动自行车的创新设计
(一等奖)
自我介绍:我是小班的何硕,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以冬奥会为创新主题的冯如杯模拟赛。在比赛前我积极参加了科创中心举办的各种科创讲座培训,认真学习了创意大赛的比赛规则。实际写论文过程中我既学会了如何将论文排版为正式比赛的形式,也懂得了与老师交流探讨的重要性。由于此次比赛举办规模较小,我深知自己水平有限。所以我还将再接再厉,学习更多科创知识,积累更多经验,从满足实际出发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新点子和大家分享。
作品简介:本创意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性构思,在借鉴原有雪地自行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雪地机车的实际应用,联系结合此次冬奥会中雪地与山区道路或无雪地区交叉混合的情况,提出了一款可以提高人员运输效率的雪地电动自行车。
在这款电动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碳纤维材料设计提高了轮子的能效质量比;使用机械结构设计了车轮与雪橇的动态互换系统,分析了重心变化的相关应用,将雪地滑行的愉悦性与陆地骑行的实际要求结合在一起;将自行车的传统省力设计融入其中,保证了其可行性;还结合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生物医学知识,使发明更好地保障了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参赛人:邵聪宇
获奖作品:无人机型冰壶赛道自动化辅助铺设系统(二等奖)
自我介绍:一只默默无闻的冯小如,挣扎在学习一线的卑微打工人。热爱科创,但是害怕写论文(狗头)。有一颗躁动且爱好广泛的心,可惜干啥啥不行,坏事儿第一名。万幸这次立下flag,用心写论文,最终得到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希望日后能和各位小如一起努力,继续热爱科创。
作品简介:本方案着眼于解决冰壶赛道铺设上的重点问题:赛道冰面“打点”。通过改进和优化后的无人机型机械设备实现冰壶赛道的自动化、高效化、低成本化、低门槛化铺设。作者借鉴了植保无人机的工作特点,在普通无人机的基础上搭建自动化系统,以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系统构成闭环结构,从而真正实现自动化作业,一键式解决冰壶赛道铺设和修缮工作。作者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冰壶赛道铺设中的难点、痛点,进而推广冰壶运动。
本文着重讨论并解决了该方案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几个难点:
(1)基于图像识别的辨识点,提取和定位。
(2)获得坐标数据后,建立理想化位置模型并进行路径规划。
(3)机械工作部件的性能优化和参数调整储存。
参赛人:崔洺赫
获奖作品:适应雪地坡地救援的救援无人机
(三等奖)
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冯如书院的崔洺赫,一直对科学研究充满兴趣。我来自东北吉林,是一个仗义随和、风趣幽默的人,性格比较开朗活泼,喜欢结交朋友,爱与朋友交流思想,一起学习新知识,共同进步。我非常享受与他人合作解决难题的过程,每次遇上难题总会全身心投入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会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想法,共同解决。
作品简介:相比于普通的坡地救援模式,本种救援无人机更为适应冬季的坡地救援,应用性较强,主要用于补充完善现有的空对地救援空白,在冬奥会参赛者出现意外情况时做到迅速救援、有效救援、合理救援。
该种无人机主体为硬质担架,担架两端将原本的人力换为无人机提供动力,在担架两侧安装了地形调平装置,可以较好地适应坡地地形从而进行救援。可执行的任务主要有伤员运输、紧急物品运输等
该无人机整体形状为担架,担架的两端添加了旋翼,共计两个较大旋翼(半径60cm)和四个较小旋翼(半径40cm)共同为无人机提供升力以及动力,最大可提供近牛顿的升力,载人续航时间为2小时以上,不载人时最大平飞速度为迈,载人时最大平飞速度为60迈(一般情况为40迈左右)。价格未知,但理论上应比同档的救援直升机便宜许多。
除了这几名获奖同学外,李品岳、王晨光、郑宇航、曾健峰几位同学的参赛作品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分数。在寒假期间,这些同学积极参加科创比赛,认真构思作品、书写论文,最终取得成绩。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