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9日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研究馆员应邀莅临我院考察指导工作,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做了题为《井头山遗址与中国海岸带考古》的学术讲座,从河姆渡文化考古、井头山遗址、中国海岸带等六个方面进行解读。这也是我院“考古广州·名家讲坛”年第3讲。讲座由易西兵院长主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行,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师生,部分社会公众人士,以及我院业务人员聆听了此次讲座。
现将讲座纪要如下壹河姆渡文化考古的回顾浙江考古工作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九个阶段。经过80多年的发展,浙江考古取得了令全国瞩目的成果,在新石器时代考古方面,建立了早中晚期分别以上山文化(约~BP.)→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早期(约~BP)→河姆渡文化晚期、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约~BP.)为代表的比较完整的文化序列,形成了四个主要的考古学文化区。
而河姆渡文化发现、发掘与研究的近50年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河姆渡遗址发现、发掘和材料整理、初步研究,以及河姆渡文化遗址专题调查(~年);第二阶段,自慈湖遗址发掘(年)至名山后、塔山、鲻山遗址(年)等发掘,配合社会基本建设而开展的抢救性考古工作。
河姆渡遗址发掘
年慈湖遗址发掘
第三、四阶段(~年):田螺山遗址考古——井头山遗考古。田螺山遗址发掘区堆积最大厚度厘米,共分8层,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①层,表土;②层,为海相淤泥层,覆盖在较深处的文化层上面;③~⑧层,河姆渡文化层,相当于河姆渡遗址②~④层。
保护棚下的田螺山遗址发掘区
田螺山遗址居住区的木构房屋遗迹(⑥层下)
贰井头山遗址发现和考古工作概况
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东距田螺山遗址近2公里,南距河姆渡遗址8公里。年原厂区地质勘探中将贝壳携带出地面,而村民的细心之举,让考古队获得该遗址发现的宝贵线索。年10月—年4月,经勘探,确定遗址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深埋地下6-10米,是浙江首个贝丘遗址。
经过了复杂和艰难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根据遗址深埋海相沉积层之下的特殊埋藏环境,年5月~年8月,在发掘区周围由工程单位建设了一个平方米的钢结构围护基坑。
围护发掘区的钢结构基坑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将发掘区域划分为18个探方,遗址文化堆积被5~8米厚的海相沉积覆盖,总体顺着地下小山岗的坡势由西向东倾斜,最厚处达2米多,分为12小层(编号为第9~20层)。
发掘基坑内探方布置和文化堆积剖面示意图
发掘出土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处理坑、生活器具密集区、滩涂区木构围栏等遗迹。
文化堆积总体顺着地下小山岗的坡势由西向东倾斜,堆积最厚处2米多,分为12小层(编号为第9~20层)。
发现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聚落遗迹,出土遗物按性质分为两大类:
(1)人工利用后废弃的动植物、矿物遗存,动物遗存中最多的是海生贝壳,种类有蚶、牡蛎、海螺、蛤、蛏等5大类,其次是各类渔猎动物骨骸,属鹿、猪、狗、水牛、海鱼等;植物遗存中最多的是废木材、橡子壳和储藏坑中的麻栎果、橡子,以及少量炭化米等。另有很多胶结着牡蛎壳的小块礁石。
井头山遗址出土鱼骨
1-3.鱼脊椎4.鱼牙齿5.鱼鳞6.鲈鱼左侧齿骨7.鲷右侧齿骨8.鲻主鳃盖骨9.鲷上颌骨10.红鳍东方鲀左侧上颌骨11.鱼鳍棘12.鲷右侧前上颌骨13.红鳍东方鲀方骨14.红鳍东方鲀方骨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
(2)陶、石、骨、贝、木、编织物等人工器物多件。陶器,器形有卷折沿敞口釜(饰绳纹、方格纹)、支脚、平底盆、圈足盘、红衣陶深腹罐、杯、碗、壶、拍等。石器较少,有斧、锛、锤、凿、石球、垫饼、磨石等。骨器较多,有镞、锥、凿、鱼鳔、笄、哨、鹿角锥、针等。贝器,共出土数十件。木器,共上百件,有桨、矛、柄、杵、双尖头棍、碗、带销钉木器等。编织物,出土10多件,有筐、篓、篮、席、扇、鱼罩等生活用器,以及渔网残块。
以贝壳为主要包含物的文化堆积
井头山遗址出土骨器
芦苇编织的鱼罩
在井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海洋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科技考古、地质考古、工艺技术考古六大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经过对井头山遗址的发掘,取得初步认识如下:
(1)井头山遗址是浙江省和整个长三角地区首处史前海岸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文化层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贝丘遗址,国内外测的50多个数据,年代在距今~年。
(2)从遗址所处环境和文化特征上看,井头山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应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来源或直系祖源,是余姚和宁波的历史轴线的极大延伸。
(3)井头山文化类型,以海洋生业经济为主要依托,堪称中国海洋文化的主要源头,是中国人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证。它的出现和消失的过程为研究全新世早中期中国沿海地区环境变迁与人类适应互动关系,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的文化渊源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独特材料。
(4)井头山遗址发掘,是深埋的沿海史前遗址发掘的首次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发掘前建设钢结构基坑的探索性技术路线,在国内沿海环境下的史前遗址考古中具有首创性意义。
叁浙江的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
浙江二元地理结构,它具有南北过渡地带、海陆二元环境、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二元地形的特点,这一地理环境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浙江史前文化的表现形式。
浙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主要遗址位置示意图
上山遗址碳14测年:±年(H31)、±年(F2)、±年(6层)、±年(3层),树轮校正值约在距今11~年。小*山遗址的出土多处房屋建筑基址和大量储藏坑遗迹,和石磨盘、磨石、夹砂红衣陶盆、罐等众多遗物。其史前文化堆积分成4个阶段,第四段堆积为良渚文化晚期遗存。前3段遗存为小*山遗址堆积主体。
此阶段的遗址既有地处海拔较高的地理环境,也有位于低海拔地区的遗址,因此,该文化的典型遗址跨湖桥遗址位于钱塘江下游低丘河谷,海拔较低,文化层上面保存环境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较丰富的有机质遗物,各类动物骨骸数量较多,炭化稻米、橡子、酸枣、菱角等植物遗存也较为丰富,且保存良好。
然而,跨湖桥文化遗址大多数继承于上山文化遗址聚落环境,少量趋向山麓低海拔坡地、近海岸河口丘陵坡麓滩涂,亦是受限于这一地理特征。
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表明:主要依托广袤的内陆地区农耕文明繁衍发展起来的中国先民,几乎在同时抵达了东部沿海,适应海洋、开拓海洋,创造出了同样绚丽的海洋文明,两者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远古华夏文明的完整底色。通过对浙江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开展,发现分布区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基本遵循自然水系→地理单元→文化单元的规律。
井头山遗址与河姆渡文化主要遗物对比
肆中国沿海自然环境与史前海洋文化地球表面70%是海水,生命的诞生离不开海洋,但人类的诞生不是来自于海洋,人类的发展却离不开海洋。早期(距今约万年至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在地球上起源、扩散、迁徙线路,基本认识是从非洲大陆→西亚→东亚→东南亚的路线。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中取有较多发现,在年前的新石器考古重要遗址近60处,河姆渡同时期的遗址有20余处,形成了*河中下游地区、辽河流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闽江中下游地区四个主要的分布区域。(如下图)
依据现有人口的分布,有近5亿沿海人口。依据已有的考古材料:中国内陆地区起源早、文化发达;沿海地区史前遗址发现少、年代晚。然而,已有的材料不等于历史的全部真实;没有发现不等于没有、不存在地下遗址。这个判断给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提出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年前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
伍广域从井头山遗址和其他贝丘遗址看中国人适应海洋的过程与方式
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变化是探索沿海地区人地关系的难点、切入点,“古宁波湾”概念的提出,需要与之对应的考古学文化解析。
全新世中国东部沿海海平面变化曲线
中国沿海地带和海岸线环境
在杭州湾区域,具有地域小、平原少、地形破碎、多小地理单元、资源不丰富的环境劣势,而现代宁波地理环境也具有两面的特征:
优点:第一,区位优越,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四明山麓、浙北宁绍平原(地区)东部;第二,气候条件优良(水热资源丰富、充沛);第三,环境多样性极佳,海洋、溪流、河湖、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均有分布;第四,依山傍海,生活资源比较丰富。
缺点:是地域较小,总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地形破碎、地理单元狭小;常受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海拔低,易受海平面波动影响。
总体看,这里是比较适合史前人类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先民生存发展的区域,井头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是其最重要的证据。
从距今多年的井头山文化时期,到距今6、7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是宁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最具优势的时期,从当时的全国沿海范围来看,也是环境最优越,最适合先民生存开拓发展的区域,也是史前海洋文明起源最早、传承最丰富、最清晰的区域。
“古宁波湾”的出现。距今年前后,因为海平面上升到比现在海平面底40~50米的深度,海水逐渐进入四明山北麓古峡谷,“古宁波湾”开始出现。
形成时期。距今年前后,因为海平面继续上升到比现在海平面底20米左右的深度,海水逐渐在四明山北麓古峡谷里形成较大面积,“古宁波湾”基本形成。
鼎盛阶段。距今年前后,因为海平面继续上升到比现在海平面底10米左右的深度,海水虽然尚未在四明山北麓古峡谷里形成最大面积,但“古宁波湾”作为海洋生物的最佳生境周期,进入古宁波湾生态环境鼎盛期。井头山先民则是利用这一鼎盛期生活的一群“弄潮儿”——以海为生的海岸渔民,但理论上他们肯定还不是这一浙江或宁波沿海区域最早的渔民。
消退阶段。距今年前后,海平面继续上升到接近现代海平面高度,由于海湾面积小、水体较平稳,沉积加快,“古宁波湾”因逐渐淤浅而较快消退。
衰亡阶段。距今多年前后,因为海平面上升到现在海平面相近高度0米上下的时候,“古宁波湾”由于深入内陆,沉积速度很快,海水逐渐被挤出四明山北麓,最终仅剩下狭窄的姚江,“古宁波湾”逐渐消亡。
内陆与沿海史前文化区位置分布图
如上图所示,河姆渡文化的直接来源在浙江沿海地区本土,浙江全新世早期沿海史前文化与内陆史前文化更大可能是平行发展。
从生业方式(经济手段)和文化面貌来看,井头山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无疑是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加上其早至距今年左右的时间维度,可以确定:井头山遗址代表的沿海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最主要的源头。适应海洋的生存方式:①选择依山傍海的聚落环境;②依托比较早熟的近海航行技术;③主要利用海洋资源(海岸和海上采集渔猎),也在附近丘陵开展采集狩猎、小规模稻作农业;④保持适度的聚落规模。
其后的河姆渡文化是在宁波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的,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浙南、福建、台湾等地、粤东北等)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大陆稻作文化与海洋文化共生的文化类型。
陆对广东海岸地带新石器考古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沿海地区考古大多还只停留在浅表层,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发现为主。广东地处岭南,是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迁徙路径和方式等研究领域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