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中老年,感染因素,遗传倾向。
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是慢性致残的主要原因,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美国,COPD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且仍持续上升;对中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调查显示,COPD在成人的患病率为3.17%,4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康复治疗
1、呼吸训练
目的:用于纠正异常呼吸模式,降低呼吸做功,以高效的呼吸方式获得最佳的肺泡通气和气体交换。
常见的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腹式呼吸:为利用膈肌的呼吸方法(又称为膈肌呼吸)。是一种高效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膈肌的移动度,提高肺通气,改善肺功能。
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明显障碍,肺通气量下降,患者为了弥补呼吸量的不足,加紧胸式呼吸,以增加频率来提高氧的摄入,造成正常的腹式呼吸模式无法建立,更限制了有效呼吸。
腹式呼吸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腹式呼吸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缩唇呼气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呼气末端正压呼吸方式,通过缩唇的方式增加呼气阻力(又称为吹笛呼气),延长气体流出的时间,提高气道内压力,从而防止远端气道的过早闭合,使气体充分排出,减少残气量。
COPD患者支气管软骨的萎缩变性,气道壁失去了胸内压增加时的支撑力,当胸内压急骤增大时可发生管腔的过早塌陷闭塞,肺泡气体滞留。
缩唇呼气使呼气时气道内压力增加,可防止气道动态陷闭,有利于肺泡气的排出,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联合
用鼻腔深吸气时腹部隆起,屏气1~2秒,缩唇像吹口哨一样呼气,腹部尽量回收,缓缓吹气达4~6秒,呼吸要深而缓,要求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
随时随地进行锻炼,力求形成一种不自觉的习惯呼吸方式。
2、排痰训练
目的: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降低气流阻力,减少支气管/肺的感染。
(1)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依靠重力作用促使各肺叶或肺段气道分泌物的引流排出。适用于神志清楚、体力较好,分泌物较多的老年人。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使某一特殊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方向引流为宜。
机制与意义:基于各肺区解剖位置不同,通过采取各种体位,利用重力使液体流向低处的原理,达到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高效率地将痰液排出的目的。
体位可借助放置枕头、抬高床脚或特制治疗床来摆放,以支气管解剖为基础,病变肺部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使痰液顺体位引流排出。
配合饮温水、支气管湿化、雾化吸入、化痰和支气管解痉药、胸部扩张练习、有效咳嗽及局部扣击等。
体位引流方法
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哪一段要引流。
将患者置于正确的引流姿势,随时观察患者脸色及表情。
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min~10min,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min~45min,以免疲劳。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流3次~4次,直至肺部干净;维持时每天1次~2次,以防止分泌物进一步堆积。
体位引流过程中,可结合使用手法叩击等技巧。
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的双重咳嗽。
3、咳嗽训练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保护屏障。但无效咳嗽会增加患者痛苦,消耗体力。有效的咳嗽是为了排除呼吸道阻塞物并保持肺部清洁,咳嗽训练是呼吸疾病康复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产生高呼气流的暴发性呼气,可将分泌物由气管远端推向近端。只对支气管树的第6或第7级分支有效。
正确的咳嗽过程:
深吸气,达到必要吸气容量,吸气量必须超过15ml/kg(体重)
吸气后短暂闭气,使气体在肺内有效分布、产生足够的咳嗽驱动压
关闭声门,进一步增强气道中的压力
腹肌及胸部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加腹内压来增加胸内压,使呼气时产生高速气流
声门开放,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
有效咳嗽训练方法
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吸气。治疗师示范咳嗽及腹肌收缩。
患者双手置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
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而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
训练中不要让患者藉喘气吸进空气。
4、运动训练
气短、气促常使患者精神和颈背部乃至全身肌群的紧张,使机体体能消耗增加。另外,患者因惧怕出现劳累性气短,限制自己的活动,有的患者长期卧床,丧失了日常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
运动能增加最大摄氧量,增强运动能力;运动能使COPD患者利用少量氧进行运动;运动还能增强运动耐力,减轻再运动时的痛苦,缩短恢复运动所需时间。运动训练采用有氧训练和医疗体操,改善肌肉代谢、肌力、全身运动耐力和气体代谢。
下肢训练
下肢运动为主的训练是COPD患者肺康复的关键部分
运动方式: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快走、慢跑、骑车、登山等,同时也应包括力量训练,以循环抗阻训练为主。
训练频率:2~5次/周
达到靶强度的时间:10~45min
运动强度
每次活动后心率至少增加20%~30%,并在停止活动后5~10min恢复至安静值,或活动至出现轻微呼吸急促为止
运动后不应出现明显气短、气促(即以仅有轻度至中度气短、气急为宜)或剧烈咳嗽
疗程:4-10周终身训练准备活动、训练活动、结束活动呼气时必须放松,不应用力呼气
上肢训练
上肢训练的必要性:肩带部很多肌群即为上肢活动肌,又为辅助呼吸肌群;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上肢活动;COPD患者在上肢活动时,由于上肢肌群对胸廓的辅助活动减少而易于产生气短气促。
手摇车训练
手摇车训练以无阻力开始,5W增量,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速度为50rpm,以运动时出现轻度气急、气促为宜。
提重物训练
手持重物。开始0.5kg,以后渐增至2-3kg,作高于肩部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活动1~2分钟,休息2~3分钟,每天2次,监测以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
呼吸肌训练
患者有效呼吸减少,呼吸困难及病理性呼吸模式的产生,活动量减少,均影响膈肌,肋间肌、胸大肌等呼吸肌的运动,失代偿后就产生呼吸肌无力。
改善呼吸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